类风湿关节炎老疼?免疫调节有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受关节疼痛困扰,表现为晨起手指僵硬,活动时疼痛明显,严重时会影响日常活动,如持物困难。这种疼痛并非普通关节炎症,而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对自身关节组织发起攻击导致的。缓解此类反复疼痛,科学调节免疫平衡才是关键。
先搞懂:疼痛背后的免疫异常
正常状态下,免疫系统的作用是识别并清除细菌、病毒等外来病原体。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出现功能紊乱,免疫细胞会错误识别自身关节滑膜、软骨等组织,持续对其进行攻击。
免疫系统的这种异常反应会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关节滑膜受攻击后出现充血、水肿,同时分泌大量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还会对关节软骨和骨骼造成损害,导致关节变形、活动能力下降。此外,功能紊乱的免疫系统还可能影响心脏、肺部等其他器官,引发全身性并发症。因此,缓解疼痛不能仅靠对症止痛,调节免疫功能、控制炎症反应才是根本措施。
药物调节:纠正免疫异常
目前临床用于调节免疫的药物,可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纠正紊乱的免疫反应,从源头减少炎症对关节的攻击,是控制疼痛的核心治疗方式。
传统抗风湿药可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增殖,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患者规律用药一段时间后,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会有所减轻。但这类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防范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炎症因子发挥作用,能较快缓解症状,且疗效较强,适用于传统抗风湿药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前,需排查特定感染性疾病,避免用药后增加感染风险。
小分子靶向药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内的信号通路来调节免疫功能,口服便捷,适用于无法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无论选择哪种药物,都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
生活方式:辅助调节免疫
科学的生活方式能辅助调节免疫功能,减轻关节负担,缓解疼痛,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重要的辅助环节。
合理运动对病情管理至关重要。关节处于红肿疼痛的急性期时,应减少活动,避免加重关节损伤;进入缓解期后,可选择低强度、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前可适当热身,运动后做好拉伸,既能增强肌肉力量、保护关节,同时促进血液循环,辅助调节免疫。运动时需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调理需遵循抗炎、均衡的原则。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这类成分能抑制炎症因子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帮助维持免疫功能稳定。减少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同时,需避免食用已明确会诱发自身过敏或导致病情加重的食物。
寒冷、潮湿的环境会刺激关节,加重疼痛症状,因此需注意关节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衣物。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加剧炎症反应。
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类风湿关节炎若未及时治疗,炎症会持续损害关节,可能导致关节变形,影响肢体功能。因此,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伴随肿胀、僵硬,且僵硬症状在晨起后较为明显;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
就医时建议携带近期关节症状记录,如疼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便于医生更准确判断病情。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关节超声、X 线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坚持科学的免疫调节,能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疼痛,维持正常的生活能力。
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虽具有持续性,但通过科学干预可有效缓解。治疗过程中,需以调节免疫功能为核心,结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规范管理,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疼痛,保护关节健康。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首页    健康科普    类风湿关节炎老疼?免疫调节有方法
宜宾市第五人民医院 任宴梅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