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吗?放射科医生为您算一笔“健康账”
检查是了解机体状况的一种途径,放射科进行X光、CT等检查,获得患者的身体信息,在期间伴随的辐射是否对人体有害,是诸多体检者关心的内容。放射科医生围绕辐射安全的话题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放射科检查是否存在辐射危害?
放射科进行的检查,如X射线或放射性同位素等,可以获得患者体内的图像,但在检查进行中会让检查者接受一定的辐射。常规CT检查、诊断性X线等方法使用的剂量较少,所以其对检查者身体的影响较小,不容易引发安全性问题。普通的X射线与CT检查等方法,受限于检查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为获得清晰度高的影像学内容,需要的辐射量多,但即便如此辐射量也在安全范围内。辐射剂量在检查中的设定,是医疗领域十分在意的内容,剂量设定需要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目的在于保证检查者身体的安全。因此,放射科进行的常规CT检查、诊断性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检查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不必担心检查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放射科检查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吗?
放射科为患者安排检查项目,辐射量的多少一直是管控重心。高剂量的辐射会导致检查者患癌风险变高,放射科对患者进行的诊断性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检查,基于检查者安全层面的考量,辐射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因此,放射科进行的检查,即便存在辐射但与患癌的关联较小,所以对检查者而言是安全的。但是对于放射科中的医生,若从事放射检查的工作过长,对其机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孕妇可以接受放射检查吗?
放射科开展检查活动时,产生的辐射对胎儿会产生影响,需要回避孕妇,保证胎儿的安全。对确认怀孕或有可能怀孕的患者,需要及时向医生说明身体情况,由医生结合患者实际状况进行判断。比如,为孕妇安排检查项目时,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超声波等无辐射的方法作为替代手段。对于某些必须进行X射线等辐射手段进行检查的患者,放射科医生会向患者说明情况,最终结合患者意愿决定是否应用产生辐射的检查技术。
降低辐射风险的措施
控制检查频次:放射科开展检查,CT检查、诊断性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检查方法均会产生辐射,但辐射剂量已被医生控制在安全的剂量中,不会对患者带来损伤。但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的检查,会导致辐射剂量叠加,由此增加辐射带来安全问题的风险性。因此,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减少检查的频次,不能出现短时间内重复检查的情况。
听从医嘱:放射科开展检查活动前,医生会查看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放射科医生还会在正式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相关事项,加深患者对检查的认识,了解检查过程伴随的风险,提高患者对医生工作的支持度。在CT检查、诊断性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检查开展中,患者听从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在风险规避中具有较好的作用。
落实防护措施:为患者提供检查服务,医疗人员会从患者个体安全的层面考虑,进行适当的防护辐射举措,提高患者在检查中身体的安全性,减轻患者对检查的担忧情绪。在辐射的防护措施中,戴上铅帽、穿戴铅衣是常见的措施,可以避免患者机体直接暴露在辐射的环境中,减轻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作用。
加强对孕妇和儿童的关注:对于孕妇和儿童等对辐射敏感度较高的群体,需要进行评估,在非必要时采用其他检查替代。对必须接受有辐射检查的孕妇和儿童,放射科医生建议其戴上铅帽、穿戴铅衣,在防护措施下保证孕妇、儿童的安全。
密切留意健康状况:放射科医生需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情况,为患者选择检查方法,向其说明辐射暴露情况。医生会结合患者辐射剂量以及一段时间辐射剂量积累情况,制定健康监测表,评估患者的机体健康状况。
放射科进行的检查,虽然存在辐射但并不会危害到患者机体健康,但仍需要采用防护措施、控制检查频次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检查的安全性,防止患者在辐射中出现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