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常见血液检测有啥用

 

 

生病就医时,医生常开具各类血液检测单,不少人拿着单子一脸茫然,心里直犯嘀咕:“抽这么多血,这些检查到底有啥用?”其实,血液就像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检验科的各种血液检测,能帮助医生洞察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为疾病诊断、治疗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接下来,就带大家揭开检验科常见血液检测的神秘面纱,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
血常规:最基础的健康“侦察兵”​
血常规是基础的血液检测,通过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评估健康状况和筛查疾病。
红细胞负责输送氧气,其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反映贫血问题。例如,节食者和月经过多的女性可能缺铁性贫血,需调整饮食或补充铁剂;肾病患者可能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而贫血,需关注原发疾病治疗。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其数量和分类变化可指示炎症和感染类型。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能表示细菌感染,如肺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如感冒。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相关,需进一步检查。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中起关键作用,其计数异常可能导致出血或血栓风险。血常规检测可及时发现这些潜在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生化检查:身体代谢的“分析仪”​
生化检查评估身体代谢功能,了解肝、肾、血糖、血脂等健康状况。
肝功能检查通过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判断肝脏健康。长期饮酒或药物使用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肝炎患者胆红素水平异常。肝功能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肝脏疾病,保护肝脏健康。
肾功能检查通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反映肾脏排泄和代谢功能。年龄增长或慢性病可能导致肾功能衰退,指标异常提示肾功能不全或痛风风险。肾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延缓病情。
血糖和血脂检测是生化检查的重点。血糖检测帮助诊断糖尿病,评估血糖控制情况,指导患者调整饮食、运动和用药。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指导心血管疾病预防。
凝血功能检测:止血与凝血的“守护者”​
凝血功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人体的止血和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在手术前、出血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等指标,判断凝血因子是否缺乏、功能是否正常。​
对于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必不可少。如果凝血功能异常,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大出血,危及生命。例如,一些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会出现异常,医生需要在手术前采取相应措施,如补充凝血因子,以降低手术风险。在诊断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凝血功能检测更是关键。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特定的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创伤就可能引发严重出血;DIC患者则会出现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会呈现出特殊的变化,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其他常见血液检测项目​
除了上述检测项目,检验科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血液检测。比如,甲状腺功能检测,通过检测甲状腺激素(T3、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能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等甲状腺疾病,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虽然不能确诊肿瘤,但可以作为肿瘤筛查的参考指标,当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提示医生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肿瘤的可能;传染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检测,在输血、手术前以及献血等场景中至关重要,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检验科的各类血液检测看似复杂,实则每一项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们从不同角度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下次拿到血液检测单时,相信大家能对这些检查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能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积极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首页    健康科普    检验科常见血液检测有啥用
隆昌市人民医院 检验科 李碧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