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重症哮喘应注意哪些问题?

 

 

重症哮喘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急症,指哮喘症状突然加剧,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导致呼吸极度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甚至呼吸衰竭的状态。因此,了解重症哮喘的注意事项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帮助患者在发作时采取正确行动,还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预防措施减少风险。
识别重症哮喘的早期症状,避免延误救治
重症哮喘的发作往往有前兆,但很多人因忽视早期信号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典型症状包括严重呼吸困难,患者感觉“空气不够用”,甚至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喘息声高亢或突然消失
(这可能表示气道完全阻塞,是危险信号);嘴唇或指甲发紫,提示血氧不足;以及心悸、大汗淋漓和焦虑不安。与轻度哮喘不同,重症哮喘对常规吸入药物(如沙丁胺醇)反应差,症状持续恶化。例如,患者可能在使用吸入器后10-20分钟内仍无缓解,甚至需要频繁使用(如每小时多次)。儿童和老年人尤其需要警惕,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烦躁或拒食,而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疾病,症状易被误诊。
紧急处理中的关键步骤:正确使用药物和寻求专业帮助
当重症哮喘发作时,第一时间的紧急处理至关重要。首先,患者应立即使用快速起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并通过储雾罐确保药物充分吸入。如果一次吸入后无效,可在20分钟内重复一次,但切勿过度使用,否则可能导致心悸或震颤等副作用。同时,患者应保持坐姿,身体前倾,这有助于呼吸肌辅助通气,减轻呼吸困难。家属需协助解开紧身衣物,确保空气流通,并避免围观,以免增加患者焦虑。重要的是,如果症状在初步处理后无改善,或出现意识模糊、皮肤发绀等情况,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在急诊中,医生通常会采用氧疗(维持血氧饱和度94%以上)、全身性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龙)和静脉注射支气管扩张剂。患者和家属应配合医疗人员,提供详细病史,包括过敏源和用药记录。现实中,不少患者因“习惯性”发作而自行处理,导致病情恶化。
长期管理策略:药物依从性和环境控制
重症哮喘的长期管理是预防发作的基础,重点在于坚持药物治疗和避免诱因。患者通常需要每日使用控制性药物,如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或联合疗法(ICS/LABA),以减轻气道炎症。许多患者因症状暂时缓解而自行停药,这会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复发,增加重症风险。研究表明,依从性差是哮喘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医生应定期评估患者用药情况,并通过教育工具(如演示正确吸入技巧)提高配合度。同时,环境控制不可或缺:常见诱因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烟草烟雾和空气污染。
注意并发症和共病,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重症哮喘患者常伴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这些因素可能加剧哮喘控制难度,因此在处理中需全面评估。常见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气胸或纵隔气肿(因气道压力过高导致),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引发的骨质疏松、高血压或糖尿病。此外,共病如胃食管反流、肥胖、过敏性鼻炎或焦虑症也常见,它们可能通过不同机制触发哮喘。例如,胃酸反流会刺激气道,肥胖则增加呼吸负荷。处理时,医生应进行多学科评估,包括肺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和血液分析,以制定针对性方案。患者需定期随访,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查,监测药物副作用和器官功能。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谨慎调整药物剂量,以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心理支持和生活调整: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心理因素在重症哮喘管理中常被忽视,但焦虑、抑郁和压力可能直接诱发或加重症状。患者因长期呼吸困难和社会活动受限,容易产生孤立感,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约30%-40%的重症哮喘患者有显著心理问题,这可能影响药物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心理支持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或放松训练(如腹式呼吸和冥想)来缓解情绪。家属的鼓励也至关重要,应避免过度保护或指责,而是协助患者建立信心。

首页    健康科普    处理重症哮喘应注意哪些问题?
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陈德力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