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做超声要注意啥?

 

 

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给孩子安排超声检查时,充分的准备工作能让整个过程更加顺利高效。家长需要提前了解检查的具体部位与要求,比如腹部超声通常要空腹进行,这是因为进食后胃肠道内会产生气体和食物残渣,这些都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路径,导致图像模糊不清,影响医生对脏器的观察判断。一般建议空腹时长为4~6小时,像早晨起床后不进食直接来做检查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是做泌尿系统或是妇科(女童)相关的超声,则往往需要憋尿使膀胱适度充盈,这样能更好地显示组织结构细节,便于发现潜在问题。此时可以让孩子适量饮水,但也不要过度,以免造成不适。
穿着方面也有讲究,尽量选择宽松、易穿脱的衣服款式,避免带有金属拉链、纽扣或复杂装饰物的衣物,因为金属物品会反射超声波信号,形成伪影,掩盖病变区域的真实情况。例如,有些孩子穿的连体衣带有密密麻麻的小金属配饰,在检查时就可能需要全部更换掉,既耽误时间又可能引起孩子哭闹抗拒。同时,安抚好孩子的情绪至关重要,可以用温柔的话语、喜欢的玩具或者讲故事等方式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毕竟恐惧不安可能导致身体僵硬、不配合体位调整,进而延长检查时间甚至无法完成有效扫描。
另外,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也必不可少。过往的疾病史、用药情况以及之前的检查结果都能为本次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帮助超声医师更全面地分析病情变化趋势,做出精准判断。比如孩子之前有过阑尾炎发作记录,这次因腹痛前来复查,旧病历中的详细信息就能辅助医生快速锁定疑似病灶范围,提高诊断准确性。
检查过程中的配合要点
当进入超声科室开始正式检查,孩子的配合程度直接关系到成像质量的好坏。对于年龄较小、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的孩子,家长要全程陪伴在身边给予支持鼓励。以心脏彩超为例,它需要动态捕捉多个切面的心脏运动画面,这就要求孩子平稳呼吸且尽量减少肢体大幅度动作。若孩子乱动,探头就容易偏离预定位置,获取不到标准的图像序列。这时家长可以通过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轻握小手等方式传递安全感,让他们逐渐放松下来。
不同的超声项目有不同的体位需求。如甲状腺超声需仰头暴露颈部;四肢血管超声要让相应肢体伸展平放于检查床上。医护人员会耐心指导摆位,家长协助引导孩子按照指示变换姿势,确保每个需要观察的部位都能被充分探查到。有时候为了获得最佳视角,可能还需要轻微转动头部、弯曲膝盖等细微调整,这些都离不开孩子的积极配合。
倘若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确认,不要惊慌失措。超声只是初步筛查手段之一,很多情况下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实验室检测综合评估。医生当时可能会多花些时间在某个区域反复查看,这是正常流程,目的是排除干扰因素、精准定位可疑点,并非意味着一定存在严重疾病。此时保持冷静,听从医生安排即可。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完成超声检查离开诊室后,并不意味着所有事情都结束了。首先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反应,虽然超声本身无创无痛,但个别敏感体质的孩子可能出现短暂皮肤发红的现象,这一般是探头按压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所致,短时间内会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持续哭闹不止、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复查原因。
拿到报告单后,上面的专业术语常常让家长一头雾水。其实不必过于担忧,上面标注的各项测量数据都有正常范围参考值,结论部分也会明确写出是否存在异常及建议随访周期。如果对某些描述存疑,完全可以向开单医生咨询解读,他们会结合临床经验给出通俗易懂的解释。例如报告中写“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看似吓人,但实际上可能是先天性发育差异,定期复查观察变化就好。
妥善保管好超声影像资料同样重要。如今的数字化存储非常方便,可以将电子版保存在手机相册或云端网盘中,纸质报告也要夹在病历本里收好。随着时间推移,后续就医时不同阶段的对比能清晰展现病情进展轨迹,有利于动态监测健康状况。
儿童做超声是一项安全便捷的医学检查方式,只要做好上述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就能充分发挥其在疾病诊断、健康体检中的优势作用。家长们无需谈“超”色变,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与医护团队携手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首页    健康科普    儿童做超声要注意啥?
芦山县人民医院 刘丽君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