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之隐”的现代解读:外科医生带你科学认识痔疮

 

 

 

 

在诊室里,我常常遇到一些面露难色、欲言又止的患者。经过耐心的沟通,他们最终才吐露苦衷:“医生,我屁股疼,大便带血,是不是得了……痔疮?”的确,痔疮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肛周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但它绝非一个难以启齿的“羞耻”话题,而是一个需要我们科学面对和管理的生理-病理现象。今天,我将以一名外科医生的视角,为大家系统性地解读这个“难言之隐”。
痔疮的诱因:
现代生活方式是主要推手
腹压持续性增高
便秘与排便费力:这是最首要的因素。长期排便困难,需要用力屏气,会使腹压急剧升高,直接压迫盆腔静脉丛,导致肛垫内血液回流受阻、充血下垂。
长期久坐、久站:重力作用下,肛门区域长期处于较低位置,影响血液回流,容易造成血管淤血。
怀孕与分娩: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血管,加之孕期激素变化使血管松弛,使得孕妇成为痔疮的高发人群。分娩时巨大的腹压更是直接的诱发因素。
肥胖、腹水及腹部肿瘤:同样通过增加腹压促成痔疮。
不良饮食习惯
低纤维饮食:摄入蔬菜水果过少,导致粪便干硬,排便困难。
嗜好辛辣刺激食物与过量饮酒:这些食物会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血管扩张和充血,加重痔疮症状。
其他因素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支撑肛垫的结缔组织自然松弛退化。
遗传倾向: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
痔疮的分类与症状:
认清“敌情”是关键
根据发生部位(以齿状线为界),痔疮分为三类,其症状各有侧重:内
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上,表面为黏膜。主要症状是无痛性间歇性便血,血色鲜红,滴沥或喷射而出,便后出血自行停止。根据脱出程度分为I度、Ⅱ度、Ⅲ度、Ⅳ度。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皮肤。主要症状是肛门不适、潮湿、瘙痒。如果形成血栓性外痔,则会引发剧烈疼痛,肛缘出现暗紫色肿块,触痛明显。混合痔:内痔和外痔相互融合,跨越齿状线,兼具两者的症状。
阶梯化治疗策略:
从生活方式到手术干预
治疗痔疮绝非“一刀切”,我们遵循个体化、阶梯化的原则。
第一阶梯:基础治疗(适用于所有痔疮患者),这是治疗的基石,也是预防复发的根本。
改变生活方式:增加膳食纤维(全谷物、蔬菜、水果)和水分摄入,保持大便柔软通畅。避免久坐久站,适时活动。戒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速战速决(建议不超过5分钟),杜绝如厕时看书、玩手机。
肛门坐浴:用40℃左右的温水坐浴10-15分钟,每日1-2次,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水肿和疼痛。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栓、痔疮膏,它们具有消炎、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
第二阶梯:微创无创治疗(适用于I、Ⅱ度及部分Ⅲ度内痔),当基础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胶圈套扎疗法、硬化剂注射疗法、红外线凝固、冷冻疗法等。
第三阶梯:手术治疗(适用于Ⅲ、Ⅳ度内痔、混合痔及保守治疗无效者),当痔疮严重脱出、嵌顿或血栓形成时,手术是最终解决方案。
痔切除术:传统但确切有效的方法,直接切除病变的痔组织。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的一段黏膜,将脱垂的肛垫向上悬吊复位,同时阻断部分血供。
血栓性外痔剥离术:针对急性血栓性外痔,切开皮肤取出血栓,能迅速缓解疼痛。
预防胜于治疗:
守护肛肠健康始于日常
总结而言,痔疮是一种与生活方式密
切相关的疾病。其预防之道,核心就在于消除那些诱发因素:管住嘴:均衡饮食,多
纤维,多饮水,少辛辣,限酒。动起来:避免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每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好习惯: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专心致志,速战速决。讲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干燥,便后温水清洗是很好的习惯。
希望大家科学、坦然地去认识和应对痔疮这个常见问题。它并非洪水猛兽,通过科学的预防、规范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疗效,重获舒适与健康。
 

 

 

首页    健康科普    “难言之隐”的现代解读:外科医生带你科学认识痔疮
平武县水晶镇中心卫生院 赵勇
浏览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