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带你防治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常见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已成趋势,本文将介绍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的原理与方法。

尿路结石的病因

尿路结石病因复杂,主要是尿中溶解物质浓缩、结晶并逐渐聚集形成。当结石大于输尿管内径时,可能引发尿路梗阻,导致疼痛和肾功能受损,具体病因有四类:

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高盐、低钙、低水分饮食易诱发结石。

生活习惯:久坐不动、长时间憋尿、不及时排尿会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遗传因素:部分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疾病因素:代谢性疾病(如痛风、高尿酸血症)、泌尿系感染等均可能引发结石。

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

尿路结石症状因结石大小、位置及尿路梗阻程度而异,主要有五种表现:腰痛:多发生在患侧肾区,可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尿路刺痛:结石刺激尿路黏膜,引发刺痛、尿频、尿急、排尿不畅。血尿:结石通过输尿管时,可能损伤输尿管或膀胱黏膜,导致血尿。恶心、呕吐:结石刺激腹膜,可能引发此类症状。发热、寒战:结石引发感染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的原理与方法

中医结合患者体质、病史、病情等制定个性化方案,西医采用现代医学手段治疗。中西医结合可发挥双方优势,减轻患者痛苦与不良反应,提升疗效,具体方法如下:

中药治疗:通过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石排石等功效缓解症状、促进结石排出。常用中药有金钱草,可治疗尿频、尿急;海金沙,适用于小型结石;苦参,能缓解疼痛与尿路不畅。

饮食疗法:减少菠菜、番茄、草莓等富含草酸的食物摄入,避免草酸与钙结合形成结石。多喝水、淡盐水或小苏打水,增加尿量、碱化尿液,助力结石溶解排出。

西药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控制感染。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减轻疼痛;消炎药如头孢、氨苄西林,能治疗尿路感染。

物理治疗:借助外力震碎结石,加速排出。包括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聚焦震波碎结石;内窥镜下激光碎石术,通过激光粉碎结石。

针灸治疗:调节气血运行,促进结石排出。常用穴位有肾俞穴(缓解腰痛、尿急)、关元穴(改善腹胀、排尿不畅)、足三里穴(减轻腰酸、腿软)。

需要注意,以上治疗方法均有适应症与禁忌症,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尿路结石的预防

    饮食调理: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少喝咖啡、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增加尿酸排出,降低结石形成风险。

    适度运动:适度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尿量,有助于预防结石,但需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防止身体受损。

    多饮水:每日饮用至少 8 杯水(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促进尿液排出、降低尿液浓度,减少结石形成可能。

    定期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B 超、尿常规等检查,及早发现、治疗结石,避免病情延误。

    控制病情:患有尿路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需及时控制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结石发生概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可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升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康复后,需做好饮食、运动、饮水等方面的护理,定期检查,控制基础病,以减少结石发生与复发。若患有尿路结石,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与咨询,切勿盲目尝试偏方,避免延误病情。

首页    健康科普    中西医结合带你防治尿路结石
井研县研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姜晓东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