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吃补药吗?

 

 

糖尿病人能吃补药吗?
别让“滋补”变“负担”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是否能吃补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不少患者认为糖尿病是“虚症”,需要通过补药调理身体;也有人担心补药会升高血糖,对病情不利。事实上,补药并非糖尿病人的“禁区”,但也绝非人人适用。如果盲目服用,不仅可能达不到滋补效果,还可能干扰血糖控制,甚至引发不良反应。要想科学对待补药,需要先走出认知误区,了解补药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
补药不是“万能药”,糖尿病人需理性看待。补药指滋补身体、改善虚弱的中药材或保健品,如人参、黄芪等。中医看,糖尿病与阴虚、燥热等体质相关,补药或有辅助调理作用;现代医学则认为,其核心治疗是控制血糖,补药无法替代降糖药或胰岛素。
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糖尿病患者曾尝试补药,近一半人未咨询医生自行服用,盲目进补风险大,如含糖膏方致血糖飙升,活血补药与抗凝药相互作用增加出血风险。所以,糖尿病人对待补药应不盲目、不依赖,在医生指导下按需使用。
常见补药对糖尿病人的影响
人参:补气需控量。人参含人参皂苷,或辅助调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气虚乏力的患者适量服用(每天3~5克)或改善症状,但性温,过量服用易上火、升血压,部分制品含糖高,且可能增强降糖药作用,需监测血糖。
黄芪:适合气虚水肿者。黄芪能补气升阳、利水消肿,黄芪多糖或促进胰岛素分泌。伴有乏力、水肿的患者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每日10~15克)或有益,但性偏温,阴虚火旺者服用可能加重症状,长期大量使用或升血压,需定期监测。
阿胶:补血需防血糖波动。阿胶适合气血亏虚患者,但本身含糖高,制品升糖指数高,食用可能致血糖波动。如需服用,建议选纯阿胶,每次不超3~5克,减少主食摄入并监测血糖。
鹿茸:热性强,谨慎使用。鹿茸适用于阳虚体质人群,但糖尿病患者多阴虚燥热,盲目服用可能加重症状、升高血糖。阳虚患者需中医师辨证后小量(每次1~2克)使用,避免长期使用。
燕窝:营养丰富但并非必需。燕窝含糖低,适量食用(每次3~5克,每周1~2次)一般不影响血糖,但其营养价值可被替代,价格昂贵,且部分制品添加糖分,购买需查看成分表。
糖尿病人服用补药的“三大原则”
先辨证,后进补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体质糖尿病患者适合的补药不同。如阴虚燥热者适合滋阴润燥补药,气虚者适合补气药,气血两虚者可适当选阿胶等。不辨证盲目进补,可能加重身体不适。
控总量,防过量
补药并非越多越好,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身体负担。建议糖尿病人遵循“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原则,初始用量减半,观察身体反应后再调整。
监测血糖,及时调整
服用补药期间要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初次服用。若血糖明显变化或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出现其他不适也应及时停药就医。
这些情况,糖尿病人应避免服用补药
血糖未控制稳定、出现急性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对补药成分过敏时,糖尿病人应避免服用补药,以免影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
比补药更重要的“基础调理”
对糖尿病人来说,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规律用药等基础管理比补药更重要。若身体虚弱等,可在医生指导下选补药,但不能将其视为“神药”。
总之,糖尿病人能否吃补药要“因人而异、辨证选用、科学监测”。补药是辅助,不能替代规范治疗。服用前务必咨询医生,让补药发挥有益作用,避免“滋补”变“负担”。

首页    健康科普    糖尿病人能吃补药吗?
自贡市中医医院 肾病内分泌科 李海艳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