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腹水?低盐饮食+正确护理

 

 

肝硬化,作为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其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微甚至无症状,但随着病情恶化,会出现诸多明显症状,而腹水就是肝硬化发展到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腹水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还增加感染风险,那么肝硬化患者如何通过低盐饮食和正确护理来预防腹水呢?
饮食护理
营养元素的摄入
蛋白质:对于肝硬化患者,适量补充蛋白质可预防肌肉流失。一般推荐量为1.2-1.5g/(kg·天),例如体重60kg的患者每天需要72-90g的蛋白质。优质蛋白质来源有鸡蛋清、低脂牛奶、豆腐、鱼肉(如鳕鱼、鲈鱼等)。对于有肝性脑病风险的患者,要改用植物蛋白(豆浆、豆制品)或支链氨基酸制剂,以减少血氨生成。不
过,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等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生物利用率高,也可适量摄入,像每天100-200克牛奶或适量鸡蛋。
碳水化合物:它能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每日热量需达到25-35kcal/kg,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燕麦、红薯、杂粮饭等,这样可以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脂肪:要选择易消化的类型,限制动物脂肪(如肥肉、黄油)的摄入,可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并且每日摄入量不超过40g。
维生素: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K、锌、镁等。绿叶蔬菜、豆类、肉类、动物肝脏、部分水果以及烹饪油和乳制品都是补充维生素K的食物来源。全谷类、豆类、肉类、绿叶蔬菜等都是补充维生素B族的来源。
肝硬化饮食禁忌事项
肝硬化患者在饮食方面有诸多禁忌。当血氨升高时,要限制或禁食蛋白质,因为此时肝脏代谢蛋白质能力下降,过多摄入会加重病情,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步增加,且以植物蛋白为优,植物蛋白更易被机体耐受。
在钠和水的摄入上需加以限制,像酱肉、酱菜、酱油、罐头食品、含钠味精等高钠食物都不应食用,防止加重腹水等症状。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食用带刺、骨或较硬食物可能划破血管,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必须避免。
此外,所有肝硬化患者严禁饮酒,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更要强制戒酒,酒精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
日常护理
观察病情
患者和家属要密切观察黄疸、全身性水肿等症状是否反复或者加重,以及是否出现呕血、黑便等并发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助于早期干预,防止腹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复诊须知
肝硬化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每3-6个月应进行医疗随访,主要复查肝功能和超声、CT及MRI等项目。定期复查能够及时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结构变化,以便调整治疗和护理方案。
心理护理
肝硬化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预后不佳,常常会感到焦虑、抑郁和恐惧。他们担心病情进一步恶化会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家属要多疏导患者,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积极参加文娱活动,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比如可以参加一些轻松的绘画、书法活动或者听音乐等。
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在用药期间,还应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生活管理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肝脏的修复和身体机能的恢复。
适量运动: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量的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
居室环境:保持居室整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霉变。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减少细菌和霉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
澡、勤换衣,预防感染。这对于肝硬化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感染。
总之,肝硬化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护理以及全面的日常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腹水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肝硬化病情的进展。

首页    健康科普    肝硬化患者如何预防腹水?低盐饮食+正确护理
平乐县中医医院 陈颖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