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别忍痛,忍多了恢复慢!腔镜手术后的止痛黄金时间表

 


 

“医生,我不想用止痛药,怕上瘾。”“护士,我能忍就忍吧,毕竟是手术嘛。”尤其是在腹腔镜等“微创”手
术后,由于表面创伤小,很多人更容易忽视术后疼痛的管理,如果疼痛控制不当,患者可能会出现下床困难、呼吸受限、进食推迟、焦虑失眠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腔镜手术后止痛,到底应该怎么做?黄金时间点是什么时候?哪些止痛方式更科学?哪些误区需要避开?
为什么说
“疼痛不是忍出来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个误区:“忍一忍就过去了,止痛药少吃点,身体恢复得更快。”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真相是:疼痛控制得越好,恢复越快。术后疼痛如果不控制,会影响患者:深呼吸、咳嗽:容易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下床活动:肠蠕动减慢、血栓风险增加;进食、排便:恢复延迟,住院时间延长;情绪和睡眠:焦虑、失眠,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特别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的气腹引发的肩背痛、腹部牵拉痛,甚至膈肌刺激引起的呼吸困难,这些都不能单靠“意志力”扛过去。所以,科学止痛不是可选项,而是治疗的一部分。
腔镜术后疼痛的高发时间:别错过“黄金止痛期”
腔镜手术虽然创面小,但疼痛的机制更加复杂,常见来源包括:手术区域的切割、牵拉;气腹残留导致腹压升高、膈肌受压;术中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射性疼痛;肠蠕动恢复时的绞痛;腰背部长时间手术体位引起的肌肉紧张疼。
术后疼痛变化的时间轴如下
术后0~6小时:麻药刚退,疼痛迅速上升,主要是切口痛、腹胀,立即评估疼痛,按需用药,避免“疼上来了再处理”。
术后6~24小时:疼痛最明显阶段,可能出现肩背牵涉痛、腹压痛,持续镇痛是关键,早期活动要有止痛保障。
术后24~48小时:疼痛开始减轻,但活动时仍会加重,逐步减量,配合体位、热敷辅助。
术后48小时后:疼痛多为轻度,偶有肠蠕动带来的绞痛,可停药观察,以物理止痛为主。
黄金止痛窗口是术后前24小时,尤其术后6小时内一定要主动止痛,这时候的处理效果最好,对后续恢复影响最大。
止痛方法那么多,
怎么选才科学?
我们可以将腔镜术后的止痛方法分为三大类:药物、物理、中医辅助。
药物止痛(西医主力方案)
基础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用于轻中度疼痛,安全性好;推荐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避免“疼了才吃”。
联合镇痛:联合用药、减少副作用
如“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的配方,既增强效果又不易上瘾
患者自控镇痛泵(PCA)
适合对疼痛敏感或手术范围较大的患者;患者自己掌控止痛剂量,更精准安全。
术中神经阻滞技术
如腹横肌平面阻滞(TAP block);可明显降低术后前24小时的疼痛评分。
物理止痛(辅助提升舒适度)
热敷、艾灸腹部,缓解肠痉挛、促进排气,减轻腹胀痛;体位调整,术后抬高床头、侧卧,有助于气体分布下沉,减少膈肌刺激;早期下床活
动,激活肠道蠕动、气体排出,间接减轻腹痛与牵涉痛。
中医辅助调理(整体调和)
中药贴敷/艾灸,选取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位,理气止痛、温阳助运;穴位按摩,合谷、内关等穴位可缓解焦虑、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你可能还在踩的止痛误区
误区一:“止痛药会上瘾、伤肝肾,不敢用”
真相:正规的术后镇痛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剂量控制安全,不会上瘾,也不会造成器官损伤。
误区二:“年轻人能忍,别给我用药”
真相:年龄与疼痛耐受无绝对关系,过度忍痛反而可能影响呼吸、血压、康复进度。
误区三:“疼了再说,先不吃药”
真相:疼痛一旦发展成中重度或持续性,再处理会更难,镇痛效果也不佳。“预防性止痛”比“事后救火”更有效。
术后不疼,恢复才真快!
术后疼痛不是“必须要忍”的代价,更不是强者的标签。科学的疼痛管理,是快速康复的重要保障。下一次手术或陪伴亲人术后时,别再说“忍忍就好”,而是主动配合医生,科学止痛,为恢复加速!

首页    健康科普    术后别忍痛,忍多了恢复慢!腔镜手术后的止痛黄金时间表
广安市岳池县人民医院 龙梅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