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常见病症科普:及时察觉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其功能异常往往会通过身体的细微变化发出“求救信号”。但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很多病症在早期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病情可能已发展至中晚期。了解肾内科常见病症的典型信号,能帮助我们更早发现问题,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急性肾小球肾炎:
从“感冒”中潜伏的危机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与链球菌感染相关,发病前1-3周多有感冒、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就像肾脏被感染“牵连”而发炎。其最典型的信号是晨起眼睑水肿,严重时可蔓延至下肢甚至全身,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凹陷且回弹较慢。尿液也会发生明显变化,如颜色变深呈洗肉水样(血尿),或出现细密且不易消散的泡沫(蛋白尿)。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血压升高、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若能在出现这些信号后及时就医,通过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明确诊断,多数患者可在数周内逐渐恢复。
糖尿病肾病:糖友们的“隐形威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糖尿病患者忽略。当肾脏发出“求救信号”时,往往已进展到一定阶段。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重要信号,此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仅能通过专项检查发现。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明显的蛋白尿,尿液泡沫增多且持续时间长。病情进一步加重后,会出现水肿,先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同时伴有乏力、贫血、血压升高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尤其要警惕这些信号,病程超过5年者应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尿路感染:不容忽视的“下尿路警报”
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等上尿路感染,其“求救信号”较为明显。下尿路感染时,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典型症状,即排尿次数增多、有强烈的尿意但每次尿量不多,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或疼痛感。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液浑浊、有异味,甚至肉眼血尿。若下尿路感染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肾盂肾炎,此时除了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疼痛多为钝痛或酸痛,位于腰部两侧。出现这些信号时,应及时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后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病情反复或加重。
肾结石:疼痛背后的“肾脏警示”
肾结石的“求救信号”往往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当结石在肾脏内移动或阻塞尿路时,会引起剧烈的肾绞痛,疼痛突然发作,多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可向会阴部、大腿内侧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等症状。除了疼痛,结石损伤尿路黏膜还会导致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若结石阻塞尿路时间较长,还可能引起肾积水,患者会感到腰部胀痛。当出现这些信号时,应及时进行肾脏B超、尿路造影等检查,明确结石的大小、位置和数量,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
慢性肾衰竭:逐渐“沉默加重”的信号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结果,其“求救信号”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且涉及多个系统。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夜尿增多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随着肾功能进一步下降,会出现明显的贫血,患者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症状加重;还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高磷血症可引起皮肤瘙痒、骨痛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尿毒症症状。慢性肾衰竭的信号虽然多样,但只要留意身体的细微变化,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就能早期发现病情,通过积极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多种多样,既有明显的疼痛、尿液异常,也有隐匿的乏力、食欲减退等。无论出现哪种信号,都不应掉以轻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有肾病家族史者,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肾脏相关检查。及时察觉这些信号,尽早到肾内科就诊,才能更好地保护肾脏健康,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