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无声伤害”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全球约13亿患者中近半数未察觉病情。它没有惊天动地的症状,却如慢性毒药般,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着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引发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衰竭等致命并发症。在我国,70%的脑卒中患者、50%的心力衰竭患者,其发病根源都与高血压直接相关,这一数据足以敲响我们对高血压防控的警钟。
心脏:从代偿到崩溃的艰难历程
当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心脏就像一台长期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为了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它不得不以更强的收缩力工作,久而久之,左心室肌肉便会代偿性肥厚。初期,患者可能毫无察觉,但随着心肌纤维化的加重,心室舒张功能逐渐受损,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便会接踵而至。研究表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心力衰竭的风险就会增加56%。不仅如此,高血压还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引发心绞痛,严重时斑块破裂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更可怕的是,它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与主动脉夹层,后者若在6小时内不进行手术,死亡率每小时就会增加1%,堪称生命的“定时炸弹”。
脑部:破裂与堵塞带来的双重灾难
高血压对脑部的伤害同样不容小觑。它会导致脑血管内皮损伤,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脑动脉狭窄会引发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一旦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就会引发脑梗死,导致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脑出血则更为凶险,大量出血会引发剧烈头痛、昏迷,致死率高达40%。曾有一位48岁的患者,因与家人争吵后情绪激动,血压骤升导致脑出血,虽经手术抢救,仍遗留了左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此外,长期高血压还会损害认知功能,加速痴呆的进程,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肾脏:过滤系统逐渐崩溃的悲剧
肾脏作为人体的“过滤系统”,长期承受高血压的冲击,也会不堪重负。肾小球在高压下会逐渐纤维化、萎缩,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后期可能会发展为肾病综合征,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同时,高血压还会引起肾动脉硬化,导致肾血管狭窄,肾脏供氧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每晚超过3次)、血肌酐升高等表现。若不及时干预,最终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只能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
科学管理:阻断高血压伤害链的关键
面对高血压的“无声伤害”,科学管理至关重要。精准用药是基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CCB(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70%的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生活方式干预同样不可或缺,患者应做到限盐增钾(每日食盐摄入≤5克,多吃香蕉、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但要避免清晨剧烈运动)、控制体重(体重每减轻5kg,收缩压可下降2 - 10mmHg)、调节情绪(长期精神紧张会使血压升高风险增加30%,可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减压)。定期监测也不容忽视,患者要每日晨起、睡前进行家庭自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每3 - 6个月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高血压的“无声伤害”并非不可防、不可控。只要我们树立科学的防控意识,通过精准用药、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就能有效阻断高血压对心、脑、肾的伤害链条,守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别让高血压成为生命的“隐形杀手”。

首页    健康科普    高血压的“无声伤害”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李玲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