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微生物检验的世界:显微镜下的健康守护者
当我们出现发烧、咳嗽症状时,医者是如何寻找这看不见的“真凶”;商场里的奶产品、熟食等是如何保障安全无害的?人类在面对突发性流行疾病时,研究人员又是如何快速确定和追踪这微小的威胁。这些答案都隐藏在一种高度精良技术中,那就是微生物检验技术,它就像是我们的健康卫士。
微生物检验:微观世界的“身份鉴定”
微生物检验,是运用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临床样本(血液、痰液等)、食品、水、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鉴定、计数,并评估其致病性、耐药性的应用科学。
它的核心使命清晰明确
微生物检验是利用生物、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检测、鉴定样本、食品、水、环境等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判定其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应用学科。
它的主要工作清晰明确
锁定目标:确认样本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尤其是病原体?
精准识别:若存在有微生物存在,可辨别具体是细菌、病毒、真菌还是寄生虫
评估风险:可评估存在微生物是否致病以及治病能力强度如何?更重要的是此类微生物是否对抗生素敏感?
指导行动:为疾病诊断、精准治疗、感染防控及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关键依据。
微生物检验
如何深刻影响着人类健康?
诊断病情,指导医疗:面对感染,经验治疗如同“盲人摸象”。微生物检验是确诊病原体的金标准,帮助医生精准选择有效药物,显著提升治愈率。
预防耐药菌产生:目前抗生素耐药已成为全球危机。药敏试验就可以快速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从而合理用药,杜绝新的耐药菌形成。
守护食品安全:食品检验可监测食品中的致病菌,常见的病菌为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腐败菌,通过检查可以杜绝污染食品流入市场,同时微生物检测也是饮用水监测、医院感控的重要方法。
保障药品安全:药品、疫苗、血液制品在使用之前都是要通过严格的无菌检查,确保无污染,保障患者安全。
显微镜下的“通缉名单”
细菌:单细胞原核生物,形态多样,如有球菌、杆菌等,还包括一部分的致病,如常见的金葡菌、结核杆菌。
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主要依赖宿主细胞而进行复制,如流感、乙肝病毒。检测常需分子或免疫学方法。
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如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如曲霉菌。这些真菌都可以导致感染或食品腐败。
寄生虫:寄生虫含原虫和蠕虫。主要靠镜检粪便、血液等诊断。
实验室有哪些检测方法?
检验技术分为经典与快速两类
经典方法
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可以快速初筛。通常使用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等方法来显示微生物形态。
分离培养与鉴定:分离培养是将样本接种在特定培养基以及适宜条件下孵育,从而获取纯培养物。然后再观察菌落特征,进行生化试验,必要时辅以血清学试验,从而对样本类型进行检查项。
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将细菌涂布平板,贴上抗生素纸片,孵育后测量抑菌圈,从而判断药物敏感性。
快速方法
免疫学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
快速检测试纸条:如流感、链球菌检测,几分钟出结果,适合基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自动化程度高,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如乙肝、HIV)。
分子生物学方法:直击遗传物质。
聚合酶链式反应:数小时内扩增目标DNA/RNA数百万倍,灵敏检测病毒(HPV)及难培养细菌(结核菌)。衍生技术包括荧光定量PCR、多重PCR。
新技术
二代测序:可对样本中的遗传物质进行大规模并行测序,能同时检测多种微生物,还可用于基因变异分析,在疾病诊断、微生物群落研究应用广泛。
质谱仪鉴定:通过测定微生物蛋白质或核酸的分子量等特征来实现快速鉴定,适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属鉴定,且快速快、准确率高。
微生物检验的应用无处不在
临床医学:各类感染病原诊断(呼吸道、血流、伤口等),抗生素指导,医院感控。
食品安全:原料、环境、成品致病菌监测,食品安全事故溯源。
公共卫生:传染病监测预警,水质及公共场所监测。
药品与化妆品: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
兽医与农业:动物疫病诊断,农产品监测。
环境监测:水体、土壤微生物研究。
微生物检验,就像洞察微观世界的“慧眼”,可从一滴血、一口痰、一份食物中精准辨别微小生命。随着技术飞速发展,微生物检测技术将更加敏锐高效,在人类与微生物的博弈中,持续提供捍卫健康的科学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