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检查:你不可不知的那些事儿

 

 

在维护身体健康的过程中,结直肠检查是一项至关重要却常被忽视的内容。了解结直肠检查相关知识,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问题,为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为什么要进行结直肠检查
结直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担着消化、吸收和排泄的重要功能。然而,结直肠疾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中结直肠癌更是严重威胁生命健康。通过结直肠检查,我们可以在疾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发现问题,此时治疗往往更简单有效,治愈率也更高。
常见的结直肠检查方法
直肠指检:直肠指检是一种简单而又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手指触摸直肠,可以检查直肠内有无肿块、压痛、狭窄等情况。虽然它看似简单,但对于低位直肠癌等疾病的诊断却有很高的价值。很多直肠癌患者就是通过直肠指检被最早发现异常的。在检查时,患者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感,但这个过程通常很快,患者应尽量放松,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肠道内的少量出血,即使肉眼看不到,通过这个试验也能检测出来。因为结直肠癌、息肉等病变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出血,所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可能提示肠道存在问题。不过,这个试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一些食物(如红肉、菠菜等)或药物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所以如果结果异常,通常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疾病的“金标准”。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将结肠镜通过肛门插入肠道,可以直接观察整个结肠和直肠的内部情况,包括肠道黏膜的颜色、有无息肉、溃疡、肿瘤等病变。如果发现可疑病变,还可以同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结肠镜检查虽然准确性高,但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患者需要喝泻药清洁肠道,过程相对繁琐,而且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腹痛、腹胀等不适感觉。
乙状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主要用于检查直肠和乙状结肠。它的操作相对简单,对于乙状结肠区域的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和结肠镜检查类似,也需要一定的肠道准备,不过准备过程可能相对轻松一些。这种检查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不太好、难以耐受全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可选的检查方法。
结直肠检查的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一般建议 40 岁以上的人群开始定期进行结直肠检查。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疾病的发病风险逐渐增加。即使没有家族病史或其他高危因素,也应该重视结直肠健康,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病,那么家族中其他成员患结直肠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升高。这类人群应该比一般人群更早开始进行结直肠检查,建议在亲属患病年龄的基础上提前 10 年左右开始,并且检查的频率也应该适当增加。
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比如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患者,由于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发生癌变的风险增加,需要定期进行结直肠检查。另外,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也是结直肠疾病的高危人群,同样需要重视检查。
检查前和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进行直肠指检前,患者不需要特殊准备,但要排空直肠。粪便潜血试验前,患者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影响结果的食物和药物,如红肉、含铁药物等,一般建议素食 3 天。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非常关键。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喝泻药,确保肠道清洁干净,这样才能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检查后:直肠指检后一般没有特殊的注意事项。粪便潜血试验如果结果阳性,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一步检查。结肠镜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腹胀、腹痛等不适,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逐渐缓解。如果进行了活检或息肉切除等操作,要注意休息,按照医生的嘱咐进食,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有无便血、发热等异常情况。
总之,结直肠检查是守护我们肠道健康的重要手段。了解这些检查相关的知识,能让我们更加科学、从容地面对检查,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要因为害怕检查的不适或者忽视而错过早期发现疾病的机会,重视结直肠检查,就是重视我们的生命质量。

首页    护理    结直肠检查:你不可不知的那些事儿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薛娇娇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