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的关节肿痛,中西医如何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关节肿痛,是一种慢性疾病。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对于该疾病的病因并未攻克。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主要是以手足小关节为主,呈对称性分布。对患病的骨骼具有严重的损害性,严重时会导致关节出现畸形,最终会丧失原有的功能。在中医和西医方面,对于该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类风湿的关节肿痛
其临床表现为
患病关节疼痛难忍:常出现在手指关节、膝盖、脚踝、手腕等部位,影响正常生活。
患病部位僵硬:早上起床一个小时之内,患病部位会有紧绷感,灵活性差。
患病关节肿大,呈对称性。
患病部位出现畸形:如纽扣花样畸形或者天鹅颈样畸形等。
中医治疗
中医食疗
类风湿关节炎会导致肿痛现象,有时因为寒湿引起有时因为风湿引起。
寒湿痹阻:由寒湿引起的相关类风湿关节肿痛,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可以食用一些散寒、通络的食物,如红小豆、山药、牛肉等等;食疗方可以选择黄酒烧牛肉等。
风湿痹阻:类风湿关节炎肿痛可以选用既除湿又止痛的食物,比如樱桃、木瓜等;食疗方可以选择薏仁粥等等。
中医外治
对于类风湿的关节肿痛,中药外治也是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中药外治主要有一下几种:
透药治疗法:在十毫升至十五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入三毫升左右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然后滴在电极棉片上,敷在患病处,一天一次。
穴位或者局部注射法:在一至二毫升的盐水中加入一至二毫升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进行穴位或者局部注射,一天一次。
中药熏洗法:可以在药鸡血藤、白芷、红花中适当加入其他药材,然后取一千毫升水进行熬制。温度保持在三十七摄氏度到四十三摄氏度范围内即可,熏洗三十分钟。
贴敷疗法:选用适量的甘草、鸡血藤、细辛等药材,将其制成粉末状,加入适量甘油,搅拌成糊状,贴敷在患处,一天一次。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对于治疗一些病症具有很明显的效果。根据类风湿关节肿痛的具体现象,可以对解溪、太溪、环跳、昆仑、手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疗法;根据疼痛的面积以及程度可以选择部分穴位进行针灸或者按着经络的循行路线进行取穴针灸。针灸时,要考虑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
西医治疗
西医对于缓解类风湿关节肿痛,防止病情恶化有不同的药物。比如:
非甾体抗炎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一种,来达到消炎止痛的作用,缓解病人疼痛的症状。例如:芬丁美酮、塞来昔布、双氯芬酸等。
传统抗风湿药:该类药物对于缓解类风湿关节肿痛的效果比非甾体抗炎药物慢一到六个月。对于该类疾病的阵痛以及抗炎效果不显著。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情进一步恶化。一旦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应该立即使用抗风湿药物。根据患病位置不同症状以及严重程度,选用更具有针对性的药物。如果病情过于严重时,可以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将药物联合使用。每一种抗风湿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服用时要注意。常见药物有柳氨磺吡啶、甲氨蝶呤等。
生物抗风湿药:关于类风湿关节肿痛疾病,在使用抗风湿方案进行治疗期间,如果未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后期适当地使用生物抗风湿药,来缓解肿痛症状。
糖皮质激素:对于抗炎作用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以更快的时间使患病部位症状减轻。在治疗时,应该注意“小剂量,短疗程”。
植物药制剂:相关植物对于类风湿关节肿痛的治疗,也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比如:青藤碱雷公藤多苷等等。
外科治疗:在患有严重的类湿关节肿痛疾病时,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外科治疗。比如进行科学的滑膜切除手术或者关节置换。滑膜切除手术的治疗方式有利有弊,可以使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地缓解。但同时存在着滑膜再次增生的隐患。所以,该方式治疗必须同时服用抗风湿药物,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如果患病部位出现畸形,丧失了该有的功能,则适用于关节置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