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家自测血压?这份指南请收好

 

 

高血压,这个“无声的杀手”,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它不像感冒发烧那样有明显的症状,却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持续损害着我们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定期监测血压是了解病情、评估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一步。那么,如何科学、准确地在家测量血压呢?这份指南将手把手教您。
测量前的准备:精准测量的基石
在按下血压计的按钮之前,充分的准备是保证数据准确的第一步。请记住“安静、放松、休息”六个字。
选择合适的时间: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测量,通常选择早晨起床后、服用降压药之前,以及晚上睡前。这有助于医生了解您一天中血压的基本波动规律。
创造良好的环境:请选择一个安静、温度适宜的房间。测量前30分钟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咖啡、浓茶或饮酒,并保持情绪平稳,不要有紧张、焦虑或激动的心情。
正确的姿势:测量前请先安静休息5~10分钟。然后,取坐姿,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脚平放于地面,不要交叉双腿或跷二郎腿。身体放松,不要说话或移动。
找准测量位置:测量时,应将上臂裸露或仅穿一件薄衬衫,确保袖带与皮肤之间没有衣物阻挡。将上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肘部支撑在桌面上,手心向上,手自然放松。
选择正确的工具:电子血压计是首选
市面上血压计种类繁多,对于家庭自测,我们强烈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如ESH、AAMI、BHS)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为什么首选上臂式?
准确性高:上臂式血压计的测量点(肱动脉)最接近心脏,是医学上公认的标准测量部位,数据最可靠。
操作简便:一键式操作,非常适合中老年患者或对操作不熟悉的人使用。
避免误差:与腕式血压计相比,上臂式不易因手腕位置不当而产生较大误差。
需要避免的类型
手指式血压计:因其血管细小,受末梢循环影响大,测量结果极不准确,不推荐使用。
水银柱血压计:虽然准确性高,但需要专业的听诊技巧和一定的培训,操作复杂,且存在汞污染的风险,不适合普通家庭自测。
标准测量步骤:步步到位,环环相扣
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开始正式测量了。
正确佩戴袖带:将袖带缠绕在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窝上方约2~3厘米处。袖带的中心位置(通常有标
记)要对准肱动脉。袖带不能太紧或太松,以能轻松插入1~2根手指为宜。
开始测量:按下启动按钮,血压计会自动开始充气、测量和放气。在此
过程中,请保持安静,手臂不要移动,直到听到“哔”的一声并显示结果。
记录数据:测量完成后,屏幕上会显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的数值,以及脉搏。请务必将每次测量的日期、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详细记录下来。可以使用专门的记录本或手机APP,形成完整的血压档案。
如何解读结果:关注“平均值”而非“单次读数”
单次血压测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作为判断病情的唯一依据。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血压平均值。
家庭血压的正常标准:目前普遍认为,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低于135/85mmHg,才算是血压控制达标。
如何计算平均值: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本次测血压结果。连续测量7天,去掉第一天不适应的数据后,计算后6天早晚血压的平均值,这样得出的结果更能反映您真实的血压水平。
重要提醒:何时应立即就医
家庭血压监测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健康,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务必及时联系医生或前往医院:血压值持续高于140/90mmHg,且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未改善。
出现头晕、头痛、胸闷、胸痛、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无力等不适症状。
血压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或出现明显低血压症状(如头晕、眼前发黑)。
总之,家庭血压监测是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您就能更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与医生携手,共同将这个“无声的杀手”牢牢控制住,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首页    健康科普    高血压患者如何在家自测血压?这份指南请收好
开江县永兴卫生院 内科 马小兰
浏览量:0